4月17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设计学院承办的第四届《装饰》学术年会于桂林碧玉国际大酒店举行。国务院第八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季铁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亚军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赞蔚教授、全国60所高校与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300余名师生参加了年会。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致辞。他指出,此次年会以“在地性”为主题,旨在当前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凸显设计研究的民族、地方以及区域的差异性定位,传达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希望能够以此为支点作为设计研究的一个思考维度来引起学界的关注与讨论。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林春逸教授致辞。林副校长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创办历史以及设计学院的办学情况。他指出,本次学术年会不仅是一次沟通与视域融合的机会,更是学校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依托与高水平学术平台交流的重要实践,广西师范大学愿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推动设计学科的发展,全面提升设计服务社会的能力。
随后,《装饰》杂志对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
年会开幕式结束,召开了学术论坛。论坛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吴琼围绕《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在地”性》开展专题讲座,探讨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在地”“入场”的设计,如何整合可视的与可感知的设计提供新的体验。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浩波带来题为《“地点”+“仪式”的象征性结构——映射乡土世界的助记符系统》的报告,共同探索独特的“共同体公共生活模型。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谢亚平以《被扩散的在地性:乡村手工艺村落研究中的困境与反思》为题,将四川夹江传统手工造纸村落——马村为研究对象,反思在全球化在地化背后在地性研究中的困境,以及工艺变化背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痛点和机遇。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宁绍强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坭兴陶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基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前提,确立坭兴陶发展的创新理念、方法、实践路径,提出和建立坭兴陶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及创新路径,探讨坭兴陶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由清华大学主办的《装饰》杂志是全国设计类中文CSSCI来源期刊、设计学科唯一核心刊物。2018年起,已先后在广州、上海、线上平台成功举办三届学术年会。本次年会围绕“在地性”主题展开,希望为设计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寻求彼此沟通与视域融合。第四届《装饰》学术年会将在4月17、18日陆续进行。随后的主题演讲的还有何疏悦的《从社区花园到城市印迹的缓步生长》、魏枢的《近代上海法国公园与“公园地”住宅研究——“他者”视角与空间视野》、何潇娴的《漳州戏曲年画的特点与形成》、陈泓的《实践教育践行社区服务——源于景观设计教学的实验与思考》以及张书铭的《中国东北近代建筑装饰面砖材料的“在地性”考察——以条纹面砖和白色釉面砖为线索》。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在建院十周年之际,立足区位优势,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学院一流专业、一流学科的建设,推动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张涛 贾婷婷 李可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致辞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林春逸教授致辞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刘涛主持开幕式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向先孟参加学术年会
《装饰》杂志对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作者进行表彰
学术论坛
学术论坛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