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设计学院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喜获佳绩!

       5月6日至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在结束的比赛中,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共收获国家级奖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的成绩!

       大学生艺术展演是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文化艺术展示平台,每三年举办一次。本次展演分为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四大类。


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类别

二等奖

《美育视阙下师范类高校地域性民族特色的设计课程开发与实施》

指导老师:梁韵、刘涛、唐亮、阳海鸥

       简介:美育教育是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的教育体系。师范类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应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在进行本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教授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设计类课程的专业性构建以外,还应在课程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以美育己的同时,也应掌握以美育人的能力,积极有效的进行民族文化美育教育的传授和传播。

       本案例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为出发点,阐述了师范类高校地域性民族特色设计课程构建的模型,并通过教学输出的案例——即学生学习成果——列举了学生在该模型下,学会以美育己,掌握以美育人,并自动自觉进行民族文化输出和传播的方式。

图:在桂林市腾讯众创空间进行公开汇演

图:学生学习成果示例

(该设计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BEST100、广西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


三等奖

《以美育人:用校园文创产品提振文化自信》

指导老师:徐晨帆、杨家明、向先孟、周游天

       简介:该案例以打造高校校园文化软环境、提振师生文化自信为目的,进行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线上线下的推广。通过四年的不断努力,探索出一条高校美育改革创新实践新路径。

       案例突出特色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传统的文字传播向图像、衍生品和动漫传播的转化。秉承将“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融入到设计理念中,通过审美创造、审美体验等美育活动,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构建“爱校情结”,用创新设计、创业思维将学校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创造性转化,讲好校园文化故事,点燃师生的爱校情怀。这是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号召,努力践行“文化自信”的成果,具有较强的推广性与普及性。

图:《动漫衍生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

(展示于学校网络思政社区)


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类别

二等奖

《漓水三千——桂林染缬文创工作坊》

指导老师:王丽媛、杨志蓉、杨家明

       简介:本工作坊围绕大赛主题“奋斗•创新•奉献”,以“桂林漓江生态文明之美”与传统染缬结合展开系列设计。将漓江水域自然风光和传统手工艺植物染相结合,设计出系列植物染服装、配饰、漓水文化创意产品等。尝试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

       从漓江山水插画展开设计,以漓江山水、民俗文化、等作为主体,漓江流域植物、远古化石穿插其中,体现漓江流域经典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场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多维度、多元化的将植物染染缬、手工和现代设计融合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展现当代大学生勇于承担传承传统非遗文化和手工艺的时代责任,以师生共创为宗旨,致力于用现代艺术来诠释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


图: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现场

       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奋斗·创新·奉献”为主题,是教育系统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项重要行动和生动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多年来坚持美育实践,秉承“匠心·求真·创新·致美”的院训,坚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在更多样化的舞台上展现学生风采,为党的百年华诞注入师大力量!

       图、文/梁韵